SCOM俱乐部已经举办了二届太极拳和一届太极剑初级班,今年9月,将举办第三届传统太极拳初级班。我们传授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是从陈微明致柔拳社流派嫡传下来的套路和内功心法。
太极拳据说发于张三丰,成名于杨露禅,传播于杨家三代,即杨露禅,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发扬于杨澄甫。
致柔太极拳拳社,是1925年5月创建于上海的专门研习传授太极拳、太极剑术的民间武术社团,创始人陈微明先生。致柔拳社以流传国技、注重养生为宗旨,社名则取《老子》第十章“抟气致柔”之意。1926年起先后在苏州、广州等地设立分社。1931年起增设函授部。拳社学员数以万计,遍布海内外,将流传于北方的太极拳普及到南方,并影响至海外,鼎盛时期曾被誉为武界“孔门”。目前致柔拳社在上海、苏州、宁波和日本的静冈有组织活动。
陈微明先生,名曾则,字慎先,1881~1958,湖北省蕲水县人。陈微明先生是光绪年间的举人,曾任清史馆纂修,是当时第一个办武馆的文人。1915年武术名家孙禄堂学形意拳、八卦掌,后又从太极名家杨澄甫学太极拳。拜入门下后,从学七年,尽得所传。
1925年,陈微明先生南下上海,于宁波同乡会内创办致柔拳社,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即是陈微明的手笔。同年出版《太极拳术》(杨澄甫口授,陈微明笔录)、《太极拳问答》二书,此二书为早年所出版之杨式太极拳诸书中最具权威之著作,其中杨澄甫先生早年拳架照片弥足珍贵。除了《太极拳术》之外,陈微明还编写了《太极剑(附太极长拳)》(1928年中华书局出版)、 《太极答问 (附单式练法) 》(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1936年,又编写了《八卦掌擒拿图》。
陈微明先生不仅理论研究深入,而且武技精湛,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待人谦和,武林中流传着不少为人称道的逸事。
林炳尧,是致柔拳社陈微明先生嫡传关门弟子,师承陈微明,跟随陈微明学拳近十年。
致柔拳社太极拳拳架的风格:
1. 为正宗杨式太极拳风格,陈微明先生在 《太极拳术》中刊登杨澄甫先生之拳照,即为致柔拳社习练拳架的规范。有如陈微明先生在其《太极答问》一书中所推崇:“练拳时其神态姿式应神凝气静,中正安舒,从容大雅,绵绵不断”成为了致柔拳社拳术的准则。”
2. 致柔拳社行拳崇尚“抟气致柔”,至柔至刚,更崇尚玄德养生;
3. 在致柔拳社中“秘传”着一套“160式太极藏拳”,这是在其他杨式太极拳师门中所鲜见的。“太极藏拳”即“太极长拳”,为杨澄甫先生所创,由陈微明先生所承传,复由林炳尧先生承传。目前虽然演练者时有所见,但真正得到亲传并悟得真谛者尚在极少数,可谓“秘传”。
4. 在致柔拳社,你可以学到传统扬式太极拳、太极拳藏拳(长拳)、太极刀、太极剑、推手等
致柔太极拳社相册使用和密码为:
1. 点击以下链接(网页电子相册) http://martin.yu.vip.photo.163.com
2. 点击致柔太极拳社相册组,注意密码为"8513",注意保存。
以下是第三届传统太极拳初级班教学内容:
时间:9月中旬开始,每个周日上午7:00 - 9:00;时间跨度为9个月
地点:上海体育馆漕溪北路1111号(地铁1号线或地铁4号线)2号楼梯附件的上海东亚网球场门前的停车场内。
人数:20人以内
对象:SCOM俱乐部会员
要求:必须有恒心、毅力和时间。
学费:致柔拳社不对外开放,只接受弟子的推荐,因此不收费;
导师:我的师父 – 传统杨式太极拳传人许优德老师
小资料:许优德老师,他从小习武,先跟随傅钟文, 后跟随林炳尧先生。他曾经出访日本,击败日本柔道冠军的黑带高手,被日本当地媒体报纸称为“铁人”。林炳尧先生的著作《杨式太极拳详解》的拳照和目前在网上流行的林炳尧太极拳视频都出于许优德之手。他还和林炳尧弟子合著《林炳尧杨式太极拳图谱》一书。
SCOM致柔天地设立太极基金,每个新学员学习开始时应加入太极基金(每人一千)。
设立太极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致柔天地社区的太极有关活动的支出,我们有专人负责该基金的纪录与保管。需要指出的是,太极基金不是学费,它来自于民,用之于民,Cherry负责我们太极基金的保管,Lily是负责记账,每次变动,她们都将在论坛中公布。目前截至2013年7月29日,基金结余25,000元左右。
太极基金的支出主要用于致柔天地社区的光盘、云盘、晨练大音箱、年会、致柔T-shirt等公用活动的支出。
太极拳的学习是慢生活的开始,上善若水,新生活就从太极拳的修炼开始吧!
您可以在决定报名之前在每周日到我们的以上修炼场地暗暗地观摩。
请喜欢修身养性、继承国术的会员,跟帖报名。报名者请核对您的profile的照片是否真实。
SCOM供应链与营运管理人俱乐部 (China 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