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产销协同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来源: | 作者:张佳燕(Carol Zhang) | 发布时间: 2020-06-10 | 10643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相信每个企业都有产销协同环节。但协同来协同去,要缺的货还是缺,卖不出去的库存,还是卖不出去。最后整个产销协同会议,要么变成经理级别以下的计划专员碰头会,要么,变成流于形式的图表报告会。

那么,传说中万能的产销协同到底在哪里?它到底能不能解决库存和缺货的问题?能不能解决企业经营决策的问题?传说中端到端的计划流程打通,到底该如何实现?


我先说两个小故事。


一个故事,发生在年销售额40亿的消费品企业。该公司的供应链运营负责人,是销售背景出身,是当年90年代创业大军中的一员,从创办经销代理公司,到任职品牌商区域总监,到全国渠道总监,二十年多市场阅历,让他养成了开放兼容的视野。退居幕后之后,他掌管着整个公司的产销运营。如何做到由需求驱动、合理配置供应链资源,提高交付水平成了他的新课题。


于是他通读了国外经典的S&OP教材,依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重塑了内部产销协同会议。

一个销售背景出身的供应链负责人,他设计出的产销协同会议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他请工厂提供了未来的产能利用率预估,给出每条产线预计的富裕量和缺口量。然后,他请销售运营给出了实际销量、同期销量、年度目标之间的对比。万事俱备之后,他邀请了销售部、市场部、生产部负责人,坐进了会议室。


整个会议讨论的焦点在于:

未来几个月的生意究竟会如何?

一群销售背景的人侃侃而谈。比如:今年的渠道政策如何如何,各代理商的达成情况都怎么样;某品牌最近几个月销量持续下滑,究竟是如何引起的;某新产品销量低于预期,可以通过怎样的促销来弥补。

末了,工厂负责人补充道,你后面几个月预测要涨30%,我车间产能不够,需要招临时工,你到底能不能卖到那个量啊?我到底是招还是不招?几位大佬集体把脑袋一拍,销售必须冲量,产能还是要保障,人,当然得招!

这样的会议开了6个月之后,结果可能如大家所想的那样,缺货、救火、库存等问题依然到处存在,说好的订单不见了,说好的不允许下急单,还是在不停地下急单。

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搞清楚一个核心的问题:

你到底能不能卖到那个量啊?

而这个问题,真不简单。

因为没有一个销售可以百分之百地告诉你,我一定能卖到那个量。除非你是黄大仙转世,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Q

那这个问题到底能不能回答?

当然能。前提是,你必须先搞清楚以下这些问题

从中长期来说,比如


1. 重要渠道有哪些具体的战略合作变化?哪些在谈,哪些已达成意向?会从哪个时间段开始,影响哪些品类?预计增长如何?价格如何?销量如何?销售额如何?有哪些具体的资源投入,以确保销量的回报?

2. 新产品销量低于预期,那么该产品的营销手段要如何调整?是否要重新评审该产品的规划?以及在未来的产品线配置中,要如何调整升级,以确保整个品牌的良性增长?


3.年度目标的增长,相应的渠道投入、人员投入、费用投入,是否都已到位?执行过程中实际的投资回报率如何?

从短期来说,比如


1. 近期销售增长率的变化,哪些是价格组合影响下的销售额变化?哪些是属于销量的变化?是否真的属于长期基线的增长?还是属于短期的波动,甚至对下期的销量会有蚕食?


2. 重要客户近期的渠道政策执行情况如何?渠道库存、渠道资金的情况如何?何时会发生集中的渠道load货?如何有效控制渠道的进货节奏?


3.产品促销量,是否综合评估了价格、合理的市场体量、以及KA/经销商的实际能力?对常规产品的销量会有怎样的影响?如果促销卖不掉,双方是否对剩余库存处理进行了约定?包装设计中是否能够允许返工成其他促销品或常规产品,以避免库存呆滞?

把以上这些问题搞明白了,“到底能不能卖出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但是这些问题,大部分已经超出了产销协同甚至是需求评审本身的范畴,需要通过更大的企业经营计划、或者是销售管理、产品管理的一系列活动来回答。

为什么很多企业的产销协同形同虚设,并不是该制度本身有问题,而是涉及到其他管理环节的一系列问题,缺乏完整的配套环节来支撑。


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


均衡,工厂只有被动接受的份。

他的产销协同会议是这样开的:

首先,把所有的历史绩效全部展现一遍,包括产量、库存、销量、订单满足率;然后,分析各种缺货的原因,无非是需求问题、供应商问题、研发问题。于是产销会议变成了批斗会,各个部门陷入了问题追责的争论。

争论的结果,无非是把报告写得更好看。对于生产部门来说,只是想告诉高层,所有的问题都不是我生产的问题,而都是销售的问题。


于是,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在供需匹配评审这一环节,供应链不停地向销售追问:你下个月的销售目标到底能不能达成?订单提前期到底能不能遵守?急单比例能不能下降?销售高峰期啥时候开始?我能不能提前备货?

销售也一脸苦恼,心想,生产部的这些人真是不食人间烟火,我的销售目标能不能达成与他何干?急单是市场常态啊,不许下急单,他自己来做销售试试?能不能提前生产备货,这是生产部门自己的事啊,我只管卖,难不成生产也要由销售来管?


于是,会议现场自然是火药味十足。


产销协同,反而激化了产销矛盾


诚然,供应链向销售提出的那些问题,并没有错。而错就错在,你没有把问题说清楚!


所谓把问题说清楚,是必须把所有的风险和影响进行量化!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进行客观评估。

比如,你的产能是否根据销售目标进行排定的,最优的产能配置是什么样的?假如哪些产品的销量在哪些时候发生怎样的变化,产能的浪费体现在哪里?量化到成本又是什么样的?


比如,生产批量的制定,是依据怎样的销量假设,怎样考虑了设备利用率、换线时间、库存成本,所设定的?频繁换线,是否有做过模拟,频繁到什么程度,对生产成本有多大的影响?


又比如,销售高峰的最高产出是多少?瓶颈工序在哪里?瓶颈工序扩能的成本有多少?如果不扩能,可以对哪些产品、提前多久备多少量?对库存成本的影响是多少?哪个更划算?建议是怎样的?


只有说清楚了诸如以上这些的问题,才能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客观地进行评估。


但问题首先就来了,产能浪费,如何量化到成本?


其实也很简单,设备综合效率和需求量影响到产能利用率,而产能利用率又影响到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仅改变需求量,看看对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的影响。


但是,这里又涉及两个问题:设备综合效率,需要通过精益生产的管理来确定;成本费用的核算逻辑,需要管理会计提供足够的精细度,来支撑这样的计算。


生产说不清楚生产资源配置的影响,销售也说不清楚到底能不能卖出去。产销协同会议变成了茶话会、批斗会、图表展示会,这就是很多公司的现状。


所以说,产销协同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绝不是把销售和生产部门凑到一起,开个会,通个气,就一定能解决问题。事实上,天下没有一种问题可以通过简单的会议就能否解决。会议只是一个平台,而一定是会议外的各种工作,来支撑问题的解决。


而在以上两个例子中,还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其中一个特点,在于战略和运营层面的断裂。


第一个故事中,销售背景出身的供应链负责人,他更多是站在战术偏向战略的层面讨论问题。完了之后,没有落实到具体产品、具体时间、具体数量的运营层面进行分解。那对供应链的指导作用又如何体现?


第二个故事中,生产背景出身的S&OP负责人,更多是站在运营偏向执行的层面进行提问,却没有企业战略层面的支撑,所以他自然很无助。


而在全球领先实践中,战略、战术、运营三个层面是要纵向打通进行整合,必须是互为支撑。

另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没有财务人员的参与。企业的运营目标,最终一定不仅仅是满足交付和降低库存,而是实现盈利的最优化。而盈利的最优化,只有财务人员最有发言权。当然,所谓IBP流程中的财务评审,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作为前提。


说了这么多,有人在想,不就是个简单的产销匹配吗?有必要搞这么复杂吗?我只是想要解决区区的交付和库存问题,值得费那么大的精力,伤筋动骨地去搞那么复杂吗?


这就好比,假如有个人患了失眠症,去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告诉他,这个失眠问题可大了,背后有一系列的焦虑问题、情感问题、人格问题,于是把这个人吓跑了。


那么,到底有没有什么速效药,可以快速地解决交付和库存的问题呢?当然也有。比如可以通过一些计划策略和模型来帮助改善,也可以在产销协同中设计一些速赢的方案,来解决迫切的问题。


就像心理咨询师也会和你说,可以通过呼吸放松的瑜伽方法、以及一些药物的辅助,来快速改善睡眠。当然,这取决于咨询师对你的深刻洞察,以及一阵见血的功力。


但企业管理永远是一个整体。供应链交付,和销售管理、产品管理、成本管理息息相关。缺乏一些相关流程的支撑,只能做有限的局部优化,改善无法彻底。


以上,仅以冰山一角,尝试解释为什么产销协同总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也算是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同行拍砖与探讨。



作者介绍


张佳燕(Carol Zhang),任职于某国际著名咨询公司,专注于国内外企业供应链计划体系的转型升级,系美国需求驱动研究院在中国大陆的首批DDLP认证专家。曾服务过的企业涵盖消费品、医疗、汽车、制造等行业。个人微信公众号:数字化供应链洞察

       
电话:021-54281551
       
微信:kaile0823
       
邮箱:info@scom.org
       

QQ:3175495015